张翠霞:猪价未见明显改善,温氏股份为何不改产能目标?

发布日期:2024-03-06 18:57    点击次数:148

  中新经纬3月1日电 题:猪价未见明显改善,温氏股份为何不改产能目标?

  作者 张翠霞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

  张翠霞

  近日,温氏股份披露2023年度业绩快报,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899.18亿元,同比增长7.4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-63.29亿元,上年同期为52.89亿元,同比下降219.66%,业绩下滑比较明显。

  如果从2021年猪价下跌周期算起,该公司近三年归母净利润已经累计亏损144亿元。从过往业绩看,2021年,受到疫情影响,养殖业受到冲击较大,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达134.04亿元,是2023年亏损的两倍之多;2022年,公司扭亏为盈,归母净利润回归52.89亿元;但2023年,业绩再度出现大幅下跌,也亏掉了2022年全年的净利润。

  从公司解释来看,亏损是由于生猪销售价格同比大幅度下降,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大于养殖成本下降幅度所致。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,公司对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要执行一定的减值测试,初步又计提了减值准备,因此金额对比同比会有所下降。结合报告期内数据,2023年,公司销售的肉猪(含毛猪和鲜品)2626.22 万头,同比增长达46.65%,毛猪销售均价14.81元/公斤,同比下降22.26%。而从实际上看,不仅生猪业务,公司毛鸡销售均价也出现同比下降,公司养鸡业务利润同比下降。也就是说,肉猪销量增加,但增收不增利成为公司业绩下滑的主因,而养鸡等业务利润同比下降,也难以弥补生猪业务的亏损。

  生猪行业已经经历了一轮漫长的猪周期,一般来说,猪周期受到供求关系影响,表现为三至四年一个周期。然而,2022年猪肉价格上行周期持续半年后便触顶回落,并一度跌破成本线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一些生猪企业已经在采取抛售资产以回笼资金,以抵御亏损。根据温氏股份回应,“公司没有遇到资金问题,因此不会像其他同行那样出售资产”。但如何在行业整体亏损、销售价格同比下滑的情况下,实现业绩突破还并不清晰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即便在巨亏之下,温氏股份依然不改3000万头产能目标。公司2024年销售奋斗目标约3000万—3300万头,如若完成,全年出栏量同比2023年将增加约400万—700万头,环比提升14%—26%。这种策略是否合理,应该从两方面看:一方面,公司仍将降成本作为重点,继续按照固本强基、稳健发展的总基调来做好基础管理工作,加强疫病的防控,提升生产成绩,降低生产成本,这个出发点是好的。另一方面,2024年生猪行业恢复情况从目前看仍不明朗。根据国新办在1月23日就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上的说明,生猪市场供应仍较为宽松,春节后生猪养殖很可能延续亏损,随着生猪产能逐渐回调到合理水平,二季度生猪市场形势有望好于去年同期。从全年来看,或会逆转之前整体疲弱的态势。从这一出发点和行业现状看,要想扭转2023年的亏损,温氏股份确实需要一定的产能基础,在产能方面不能放松,但扩张速度也不宜太快。

  从行业整体看,在超长的猪周期中,已经有部分经营不善或规模较小的养殖户、养殖作坊退出了市场,市场份额势必向头部集中,头部畜牧行业企业在2024年有望在市场份额上进一步增长,重回业绩增长轨道。至于二季度是否真的能够迎来猪价的好转,还要看消费端具体的提振情况,因为生猪养殖要走出价格低谷,必须在需求端迎来一个转变,但目前随着居民营养搭配选择多样化等原因,对猪肉的需求还没有明显的提升。

  对于包括温氏股份在内的养殖企业而言,建议还是从优化生产管理、降低生产成本、提升品牌影响力的角度下功夫,稳健经营,穿越周期,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。其中,降低成本尤为重要,特别是在生猪育种、营养配方、疫情管理等方面,探索智能化管控的方式,通过技术创新、提升管理水平等办法加强成本管理,形成良性循环的优势。(中新经纬APP)

  (文中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)

 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,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,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。

责任编辑:张芷菡